跳到主要內容

⛩ 天下神社本宗 – 伊勢神宮

『外公外公,這裡在哪裡?為什麼會有大大的木頭門?』

『這是伊勢神宮喔,是日本神明的家。這些建築物叫做鳥居,是祂們家裡的大門。』

『伊勢神宮裡住的是哪一位神明啊外公?祂叫什麼名字呢?』

『祂叫天照大神,是日本的太陽女神喔。』

『太陽女神耶!祂一定有什麼偉大的故事吧?講給我聽好嗎外公?』

『好好好,我就來跟你講講阿公到伊勢參宮,還有太陽女神找新家的故事吧。』

這是上小學前的我,在外公家裡的日常。

外公早年從事貿易業,因為工作關係時常造訪日本。三十年的往返積累得不僅是工作經驗,更是對日本文化的喜好與涵養。我雖然錯過了與外公同遊的時機,卻從他身上繼承了對日本的熱愛;快樂的童年對我而言,就是坐在外公的大腿上,聽著他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日本旅遊物語。

天照與伊勢神宮,是外公的故事中我最難忘懷的一則。

神宮是日本的心之源流。等你有天去過伊勢,你就會明白阿公的話』。他如此為自己的神宮故事作結。

那時的我不明白這句話的含意,只是默默將它牢記心頭。於是在整整二十年後,當我終於有緣踏上日本的土地時,就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騰出時間,親身走一趟外公口中日本的『心靈故鄉』。

清晨六點出發的近鐵特急在三重縣伊勢市駅緩緩停下,睡眼惺忪的我拎起了背包,趕在車門關閉前跳上了月台。從需要兩個半小時車程的京都前來參宮並不是最明智的安排,但想到三、四百年前的日本人單憑雙腳也要從家鄉走到此地的決心,便覺一早五點的鬧鈴實在算不上什麼。

相較初春京都的陰晴不定,位在志摩半島的伊勢市以濱海小城的藍天迎接參拜者的到來。我頂著陽傘走過尚未甦醒的市街,不消多時就在道路盡頭見到茂密的松柏、遍地的玉砂和兩旁巨大的木造常夜燈。這裡是俗稱外宮的豐受大神宮,也是我伊勢參宮之旅的第一站。

自古以來,社會上的賢達顯要旁總有幾位精明能幹的助理,幫忙經手這些大人物的日常雜務。人猶如此、神亦當然,外宮的主神『豐受大神』,便是天照身旁最趁職的小幫手。

相傳在日本第21代雄略天皇時的某天深夜,天照大神突然出現在天皇的睡夢之中。

『我在伊勢孤身一人,飲食起居諸多不便;希望您能到丹波國,請來當地的豐受大神與我作伴。』女神在夢裡這麼說道。

於是在天照的盛情邀請下,掌管稻作豐收的女神豐受大御神從京都北方的丹波來到了位於『沼木之鄉、山田之原』的伊勢外宮,成為太陽女神的『御饌津』,也就是廚師兼管家。因為這層緣故,日本傳統的參宮須由外宮開始;畢竟在拜訪主人前先向管家打聲招呼,才是好客人應有的禮儀。

朝陽穿過扶疏的常綠林,為外宮樸素的玉垣繪上金麟點點,白石地上的神殿雖不著紋飾,卻自有內斂的威儀。我向豐受大神述說來意後,就在原始林般的宮域裡漫步了起來;在長達千年的禁伐規制下,神宮內的一草一木無論四時都欣欣向榮,參天巨杉與合抱古木在這片神的土地上,竟如雨後春筍般隨處可見。野芳幽香、佳木繁蔭,想必豐受大神製作的料理,也都帶著草木的清新芬芳。 

在遷宮紀念館稍作歇息後,我揮別了外宮,坐上三重巴士朝內宮出發。時近正午,前來伊勢參詣的旅客也陸續湧現。我才在擁擠的公車上想像等會將是如何的人山人海,就被下車時的場面嚇了一跳。

前者呼、後者應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,猶如過江之鯽的參拜者,將內宮外的厄除町與神蔭橫丁擠得水洩不通。自四百年前發跡以來,這片熱鬧的商店街便是參宮旅人必經的休息站;地酒、海鮮、烏龍麵、松阪牛,還有我最愛的甜品『赤福』,最道地的伊勢土產填飽了飢腸轆轆的胃,也溫暖了遠道而來的心。

酒足飯飽走出厄除町,街道上的氣氛頓時起了變化;原先嘈雜的人群不約而同壓低了音量,向著前方的鳥居頓首行禮。二十年來我不知遺失了多少記憶,卻始終記得外公相簿裡這座『大大的木頭門』。

外公說:鳥居是神社的大門,也是人神兩境的分界;踏進鳥居,就是來到神的領域。我跟著人潮緩緩走過大木門,在潺潺流水的伴奏下度過了內宮的入口宇治橋;木橋兩端的景色雖然無異,但兩岸人的心境卻已是不同。外公當年的故事也在此時隨著遠方飄揚的太陽旗,一一浮上了心頭。

太陽女神天照是神道信仰中地位最高的神,也是日本天界『高天原』的統治者;因為祂的光芒照耀,世間萬物才得以生長繁衍。女神的後嗣天孫瓊瓊杵尊帶著神賜的鏡、玉、劍降臨日本,成為這座島國的統治者,開啟了如今萬世一系的菊花王朝。

大和的初代天皇神武即位後,將三神器中的八咫鏡視為天照御魂,在寢宮裡恭敬侍奉。然而不知是日久情疏還是人心不古,後世的天皇們竟逐漸對這位『室友』心生畏懼;到了10代天皇崇神在位之時,皇室終於決定將天照大神請出王宮,另外找處靈山寶地安置這位來自天上的老祖先。

為大神找新家的重責大任沸沸揚揚地鬧了一陣,幾經輾轉後落到了11代天皇垂仁的小女兒倭姬身上;從未離開王宮的小公主於是穿起了斗笠草鞋,和懷裡的八咫鏡一同踏上未知的旅途。一人一神由大和朝廷的所在地奈良出發,北經伊賀、山城、丹波,再向南越過近江、美濃、尾張。八千里路雲和月,留下的只有吉光片羽的傳說,與倭姬公主鍥而不捨的足跡。

從宇治橋經過遼闊的內宮神苑,沿途景致依舊怡人,無奈太陽女神實在過於熱情,讓人除了避暑之外根本別無他想。我順著『御手洗場』的道標彎進一旁的岔道,希望能借瓢清水涼快一下,殊不知在路途盡處等待我的並非熟悉的手水舍,而是方才流經宇治橋下的神聖之河,五十鈴川。

沿著被磨亮的石板拾級而下,清可見底的河水便僅餘咫尺之遙。薰風拂過樹梢,吹起層層漣漪;巴掌大的魚蝦悠游在淙淙川流間,引來岸上鷺鷥覬覦的目光。物我兩忘的悠然,頓時化消了難耐的暑意。

幾千年前的某一天,倭姬公主就在這片神路山下的純淨美景前停下了腳步,在洗濯衣裳之時聽見了來自八咫鏡的呼喚…

時天照大神誨倭姫命曰:『是神風伊勢國,則常世之浪重浪歸國也;傍國可怜國也,欲居是國。』- 日本書紀.卷六

 『這裡是吹拂著神風的伊勢國,是來自遙遠彼岸的浪潮最後的歸宿。鄰近著奈良,是多麼可愛的國度!我想要永遠居住在這裡。』

天照的神諭為這趟艱辛的旅程劃下了句點。公主遵循大神旨意,在五十鈴川畔建立了伊勢內宮,成為太陽女神在人間的第一位代理人;時至今日,這位勇敢堅毅的『天照御杖代』依然駐足在伊勢的倭姬宮內,永遠相伴女神左右。 

復行向前,再過數道鳥居,道旁的樹木越見高大繁盛;正當天照的御尊容幾乎為林蔭所蔽之際,高聳的石階上再度映出耀眼的金芒。太陽女神的殿堂、天下神社的本宗,內宮『皇大神宮』就座落在階道之頂,靜靜俯瞰著八百萬神護佑的土地。

偌大的檜木拜殿前,來自日出之國的人們鞠躬合掌,對著低垂的潔白布簾默默祝禱。八咫鏡所在的本殿距離他們很遠,日本書紀的傳說距離他們更遠,但每個人臉上的神情,卻猶如對著眼前的長輩傾訴心事,充滿著真誠與尊敬;就在我身旁的中年人用沙啞的嗓音說出『ありがとう、お伊勢さん』時,我似乎瞭解了外公當年的話。

與神同行的倭姬不但為天照尋得了歸宿,更將永不妥協的堅持與敬愛神恩的感謝注入了大和民族的靈魂。這股源自五十鈴川的虔誠心意流經了時空的長河,湧現在匠人誠實的手藝、湧現在神宮肅穆的祭儀、湧現在日本人對傳統的尊重與守護、湧現在八百萬神社寺院裡,一聲聲的ありがとう

回程的列車裡,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手札,試圖以生硬的文筆記下這份難以言喻的心情。外公帶領我認識了日本,而伊勢神宮則讓我徹底愛上這座八百萬神國;就在那沐浴著天照餘暉的近鐵特急上,日本神社寺院中毒者,誕生了。

留言